9月26日,记者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省特殊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6日上午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前,国家层面尚无特殊教育专门立法,《条例》属于填补法律和行政法规空白而进行的创制性立法,也是全国第一部关于特殊教育的地方性法规,体现了我省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的关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源表示,《条例》的出台将切实保障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做到有教无类,促进他们共享发展成果。
提高特殊需要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
《条例》共八章五十八条,在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帮助特殊需要学生融入社会方面,依法保障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注重让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在普通学校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融入社会。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实施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提高融合教育办学水平,接收能够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的特殊需要儿童入园。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工作责任,加强资源教室建设,探索特殊需要学生助教陪读制度,为适龄特殊需要学生就近就便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支持高等学校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实施单独考试单独招生,提高特殊需要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
特教学校逐步扩大招收孤独症儿童的规模
在健全特殊教育体系,规范特殊教育管理方面,《条例》优化特教学校布局。规定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的特教学校。设区的市应当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教学校,或者依托现有特教学校设置孤独症儿童特教部,逐步扩大招收孤独症儿童的规模。健全送教上门制度,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提高送教质量。建立县级以上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开展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入学评估、争议处理建议等工作。统筹成立县级以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辐射各地教研指导,为特殊教育提供支持服务。
在强化职业教育,注重对特殊需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条例》规定职业学校合理设置面向特殊需要学生的专业,强化就业导向。鼓励特教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面向特殊需要学生开放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依法享受有关税费优惠。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学生就业前适应性培训和就业后跟踪指导,并可以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安置特殊需要学生就业。用人单位招收特殊需要学生就业的,按照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政策。
执行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学费减免政策
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条例》规定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编制标准及时调整、配备特殊教育教职工,保障特殊教育发展需求。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强化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在普通教师培训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融合教育知识,提高融合教育能力。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政策,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职称评聘和补助制度;普通学校的教师承担随班就读教学、管理工作的,其承担的特殊教育有关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在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保障体系方面,《条例》规定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家庭提供符合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规定省人民政府统筹相关资金,支持特殊教育发展,适当照顾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向两头延伸,除特教学校外,学前、高级中等阶段以及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生均公用经费,均按照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解决小规模特教学校办学困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不足一百人的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照一百人标准拨付;超过一百人不足二百人的,按照二百人标准拨付;超过二百人的,按照学生实有人数拨付。规定本省实施特殊教育,执行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学费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特殊需要学生,按照规定减免学费、杂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六是规定未按照规定标准足额拨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等资金,以及侵占、挪用特殊教育经费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构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布会上,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副厅级)王志刚介绍,山东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安置率连续两年保持100%,率先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特殊教育。山东在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相关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创新举措被教育部推介推广。
“《条例》是我国首部特殊教育地方性法规,凝结了山东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有效实践,不仅为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也对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还将为国家层面特殊教育立法提供重要参考。”王志刚表示,下一步将依据《条例》推出一系列举措,切实把特殊教育发展好,更好地关爱、支持和帮助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融入社会。
王志刚介绍,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全省将在实现30万人口以上县(市、区)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覆盖基础上,继续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的特殊教育学校。支持设区的市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或者依托现有特殊教育学校设置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部。
健全完善办学体系。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全覆盖的基础上,统筹实施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加强特殊需要学生的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支持发展继续教育,由此系统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特殊教育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项督导等方式,督促各地按编制标准为特殊教育学校配齐特殊教育教职工,不断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并切实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特殊教育事业。
强化经费保障力度。指导各地严格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照100人标准拨付;超过100人不足200人的,按照200人标准拨付;超过200人的,按照学生实有人数拨付,确保经费足额拨付到位。
同时,严肃严明责任,省教育厅将加强对《条例》规定的7种追究责任情形的监测,与相关部门一道严格落实法律责任,切实维护法律权威。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杨璐
配资平台哪个是实盘的,苏州配资网,伯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